“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2020年10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对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等作出了系统规划和部署。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以“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强调“以劳健心”。
加强劳动教育,关系到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永利官网深入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实践,鼓励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展开专业生产劳动实践,把劳动课堂融入校园生活、专业学习之中,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劳动价值观
学校把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视作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制度建设、教材建设、平台搭建、氛围营造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让中华民族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在长理青年身上发扬光大。
2020年12月2日,学校印发《304am永利集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试行)》,明确提出全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具体举措、组织实施等,确保劳动教育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为了更好地对劳动教育进行科学评价,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劳动教育评价管理模式,健全了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机制,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同时,学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2021年10月,学校印发《关于开展“劳动育人、绿色校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提出要以目标导向、实际体验、全面发展为实施原则,进行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由各学院组织落实并进行考核管理,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督查评比工作,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从2021年开始,学校统一为大一新生征订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并于2022年8月编辑出版了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不少同学表示课程对自己的帮助很大,“这些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掌握了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
学校还设立了学年劳动月和每周劳动日,将每年3月设为劳动月,每周二设为劳动日。有同学表示:“每周宿舍大扫除,每月学院公共区域大扫除,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大家都自觉将劳动融入了日常学习生活。”
在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开展讲座、邀请劳模校友进校园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感受劳动教育的氛围;基于专业特点,形成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充分利用各类实践教学基地,结合专业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实践;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带领学生体验劳动实践的新形态、新方式,帮助其提升专业能力。
今年4月,全省巾帼劳模工匠大宣讲启动仪式在长理设置分会场,三位“巾帼劳模”代表进校,分别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巾帼劳模工匠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时代风采。
在场师生纷纷表示,聆听了劳模代表的感人事迹深受鼓舞和启发,未来要以她们为榜样,刻苦钻研,砥砺奋进,争当劳动先锋,争做时代新人。文新学院大四学生洪樱雪说:“马上就要步入工作岗位了,作为新时代主力军,我们不仅要传承和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还要秉承责任之心和进取之心,唱响时代主旋律,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劳动者!”
服务性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近年来,为了营造校园浓厚的劳动文化,各学院充分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在学院内部形成了有组织的日常服务性劳动教育体系,打好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的“头阵”。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体力上的锻炼,它还涉及脑力劳动,如思考、分析和判断等。”土木学院学工办刘文成老师认为,学院目前开展的一系列劳动教育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土木学院的劳动教育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抓起:在内注重日常服务性劳动教育,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在外紧扣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共建劳动教育基地,实现劳育质效最大化。
不久前,土木学院以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为契机,在云霞山举行“砼茁苑”学子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仪式过后,土木学子挥起铁锹铲土、利用肥料培土,一步步工序在老师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学院边坡工程防灾减灾科创团队也来到现场,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土保持、坡面防护的科学方法,提高了大家对生态维护技术的认知。土木学院胡鹏洪同学表示:“在这次劳动中,我们既学到了专业知识,也更加明白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除了线下开展特色活动,土木学院还将劳动教育阵地拓展到了线上的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结合三月学雷锋月,新栏目“砼星榜样”在学院官微进行推送,推文内容汇集红色桥梁宣讲团、向日葵支教团、志“砼”道合协会等组织中典型人物的优秀事迹,潜移默化传扬“劳动最光荣”的理念。
土木学院的劳动教育并非校园里的一枝独秀。
为厚植绿色发展理念,营造优美校园环境,文新学院在去年5月联合后勤中心物业服务部在金盆岭西苑六栋学生公寓周边开展专题劳动教育实践。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文新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进行线上线下宣传,提高活动在学生中的可见度和知晓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陈誉豪是文新学院的一名班级骨干。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在活动准备阶段细心分配好责任区域,将班级责任区域的卫生任务精确到个人,并及时下发通知。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他和班级同学一起配合公寓物业人员打草和清运,拿着各种劳动工具干得热火朝天。他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很有成就感,大家共同的劳动成果助力美丽校园建设,组织活动也锻炼了我个人的统筹协调能力。”
文新学院还在学院师生发展中心的日常值班中运行劳动奖励机制,通过综测劳育分鼓励,召集志愿者开展服务性劳动,丰富学生劳动体验。金永晴同学是学院上学期的值班志愿者之一,她最初是因为劳育分参加活动的,“但在师生发展中心浓厚学习氛围的感染下,我觉得自己不仅是一名志愿者,更是一位学习者,在劳动中培养了很多好的学习习惯。”
汽机学院则依托“匠心学堂”育人社区开展劳动教育,每天组织一个班级对“匠心学堂”育人社区室内外打扫清理。学院还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服务性公益劳动,实行增设劳动教育勤工助学岗位和年度“劳动之星”评选等鼓励劳育的举措。
刘思奇同学是2023年汽机学院评选的36位“劳动之星”之一,由于积极参与劳动,今年他再次参加了评选。过去一年,他先后参加了“匠心学堂”育人社区志愿打扫、除草等活动,享受到了劳动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劳动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在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价值。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同学,让更多人加入到劳动的队伍中来。”
交通学院将劳动教育融入义务维修活动中。同学们遇到宿舍柜门无法正常闭合、抽屉滑轨脱落、卫生间插销损坏等情况,只需要通过“交通青年学生社区”公众号的“维修通道”栏目进行报修,学院义务维修队与学生社区自管会成员就会“上门”服务。这一措施解决了不少学生宿舍基础设施损坏问题,广受同学们好评,“非常感谢义务维修队提供的服务,帮助我们宿舍迅速解决了柜门消磁的问题。”一名交通学院学生表示。
组织各系党员开展校园卫生清扫活动是城南学院经常开展的一项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周二下午、周末的金盆岭校区,时常能见到志愿者们手持扫把等工具,俯身弯腰对校园教学楼、宿舍楼、家属区等进行“地毯式”清理。城南学院的学生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劳动实践,大家深刻认识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将会继续积极参与劳动,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校园贡献力量。
由于把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大部分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不少毕业生党员在毕业时会将寝室细心打扫干净之后再离校。城南学院辅导员谭怀芝表示,“毕业离校打扫寝室卫生看似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从侧面反映出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这是毕业生文明离校前的‘最后一课’,更是一种与母校最好的道别方式。”
“专业+实践”为劳动教育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各学院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围绕专业实践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打造“专业+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劳动实践”的劳动教育模式,通过开设实践教育基地,举办专业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劳动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的《花园管理》课程中,每位同学都分到了风景园林实践教育基地的一小块“地皮”。盆栽移植、修剪枝叶、清除杂草,照料植物的正常生长,就是大家的日常课程作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与课程实践的董振华同学表示,动手实践让他更深入地理解了从专业书上学到的知识。“很多植物都是‘近亲’,它们的许多形态特征都是类似的,只通过书本,我们可能很难知道它们的细微区别。但是在照料植物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能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虽然花园管理工作较为繁琐,但当小花园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时,董振华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这是我亲手劳动出来的成果。”
据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熊辉介绍,学院不仅鼓励院内其他专业的同学参与到集中种植的活动中来,还与继续教育学院联动,通过颁发“志愿章”的形式带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专业特色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在学校并不少见。永利官网美食文化节自举办以来,每一届都取得了热烈反响。活动历经三个月,包含刀工比拼、饮品制作、美食寻访、美食知识、美食联展等多项比赛。比赛现场,食品学院的师生会向参赛选手提供专业指导,为参加活动的师生讲解美食制作的相关原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比赛的同时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掌握饮食制作相关的劳动技能,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
美食文化节既是热爱美食的长理学子的舌尖盛宴,也是食品专业学生的“考场”。黄磊同学是食品学院学生会的文体部部长,也是学校第八届“美食文化节”组织者之一。他表示,“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同学们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了解食品领域的创新产品,让我觉得很有意义。而在决赛中,选手们热火朝天地进行劳动大‘PK’,那种氛围时刻感染着我。”
计通学院“勇松”IT志工服务团则将劳动实践延伸到了校外。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为社区居民的手机和电脑查杀病毒、清理内存、排除故障,并向他们详细演示如何在网上安全实现交通出行、就医挂号、买水买电。自服务团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挥专业特长,解决广大社区居民电子设备使用维修难以及网络行为安全防范意识差等问题,帮助老年人群体实现“数字脱贫”、青少年群体实现“网络安全启蒙”。目前,团队已累计开展100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对象近万人次。
“在每一次志愿服务中,我们都能将所学技术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实践,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也进一步加强了。”“勇松”IT志工服务团负责人龙柯霖同学说。
除了在周边社区开展义务维修活动,“勇松”IT志工服务团还在假期远赴其它省、市、州开展网络安全和红色文化宣讲等一系列具有专业特色的活动。龙柯霖表示,当收到来自社区居民的感谢信时,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在劳动实践的过程里,既育人,也育己。”
每个周末,艺术学院都会组织学生在社区开展与时令结合的美育课堂活动。4月,艺术学子们化身为亲切和蔼的“小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给龙湾小学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特殊的美术课——巧手做青团,共品春滋味。在讲解美术知识后,他们一起用五彩斑斓的橡皮泥制作了一份份充满童趣的手工青团。
“在设计活动内容、引导小朋友参与手工课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对所学专业的现实意义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艺术学院实践部的负责人樊奕思同学说,希望有更多同学能参与这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空调维保志愿活动是能动学院自2020年开始持续开展的劳动实践。作为该活动的志愿者,程佳同学和团队伙伴积极参与了学院组织的相关操作培训,了解了空调维保的要领和操作步骤。经过培训,他们分组前往不同的学生宿舍片区、办公楼开展维保活动,有的同学负责拆卸空调,有的同学负责清洗滤网,有的同学则负责擦拭检查……
程佳表示,参与这样的劳动不仅让他对于节能环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感受到了自己动手的意义,“看到原本尘污遍布的空调滤网在自己手下变得一尘不染,原本藏污纳垢的空调角落也被清理得焕然一新,我觉得特别有满足感。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到同学们,还让我感受到了自我价值。”
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一系列劳动教育,长理学子越发能体会理解劳动和奋斗的时代价值、时代意义和人生价值,也在创造性劳动的价值感悟中不断厚植专业情怀。学校将继续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完善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断促进学生劳动教育、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融合,让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真正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文/方远亲 熊文 覃琴 胡诗慧 黄怡婷 佟姝含 一审/郭媛 二审/叶正芳 三审/方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