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自强不息,新材好料,长理荣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博士、硕导 > 正文
博士、硕导

邹康宇 博士

发布者:欧阳炼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4日 11:24


1基本信息

邹康宇,男,汉族,1994年出生,籍贯湖南邵阳,博士,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2022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金属二次离子电池、新型混合离子电容器及预金属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及校企合作课题等7项。目前已发表SCI论文5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SCI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ESI高被引论文4入选Frontispiece(卷首论文)1篇,总被引3100余次,H因子31撰写Wiley出版社英文专著《Sodium-Ion Capacitors: Mechanisms,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两章,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项,授权4项,受邀担任国际知名期刊《Batteries》客座编辑。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大学生党员、202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9/16)、国家奖学金、中南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优秀毕业生等奖励与荣誉30余项。

2教育经历

2011.09-2015.06,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本科

2015.09-2018.06,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硕士

2018.09-2022.06,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冶金物理化学,博士

3工作经历

2022.09-至今,304am永利集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专任教师

4科研方向简介

个人科研方向为新型能源存储与催化材料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属二次离子电池与新型混合离子电容器、锂/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定向设计与预金属化技术。重点围绕高比能电化学储能器件构筑中存在的电极间容量及动力学匹配难、储能行为不清晰、预金属化技术不可控等问题,系统开展了高性能电极材料设计、新型正极预金属化技术开发、电荷存储机制明晰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等项目7项。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引用次数 > 100 次的论文 5 篇,论文总被引3100余次,H指数31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大学生党员、202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9/16)、国家奖学金、中南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优秀毕业生等奖励与荣誉30余项。主持校级研究生教研教改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1篇。从事本科生《锂电池原理与应用》、研究生《新型电化学能源材料》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现指导在读研究生3名,在读本科生6名,其中指导本科生尹提和研究生邬琦分别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王宇恒主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此外,所指导学生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进行科研交流。

5获奖情况

[1] 2023年,锂离子电池高电压、高倍率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排名第九

[2] 2024年,“思政育心、产教育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第四届NFSOC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排名第四

[3] 2024年,“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本科生科研素养提升的探索与实践,304am永利集团第五届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304am永利集团,排名第一

[4] 2021年,NML ESI Top Paper AwardNML编辑部,排名第一

[5] 2021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教育部

[6] 2020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教育部

[7] 2017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教育部

[8] 2016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教育部

[9] 2021年,研究生校长奖学金拔尖奖,中南大学

[10] 2021年,中南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中南大学

6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 锂离子电容器含氟有机功能预锂化剂设计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523043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0万,2024.01-2026.12,在研

[2] 有机预钠化剂提升钠离子电容器性能研究,2023JJ4001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万,2023.01-2025.12,在研

[3] 湖南省教育厅优青项目,锂金属电容器界面调控研究,6万,2024.11-2027.11,在研

7代表性论文

[1] Lingjun Li*, Qiheng Chen, Kangyu Zou*, et al. Uncovering mechanism behind tungsten bulk/grain-boundary modification of Ni-rich cathode[J].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5, 75, 104016. (IF = 18.9)

[2] Ti Yin (本科生一作), Xing Huang*, Kangyu Zou*, et al. Heteroatom Doping Strategy of Advanced Carbon for Alkali Metal-Ion Capacitors, 2025, 11(2): 69. (IF = 4.6)

[3] Kangyu Zou*, Lingjun Li, Xiaobo Ji*, et al. Carbonyl Chemistry for Advanced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J]. ACS Nano, 2024, 18, 19950-20000. (IF = 15.8)

[4] Kangyu Zou, Mingzhu Jiang, Lingjun Li*, et al. Thermodynamics-directed bulk/grain-boundary engineering for superior electrochemical durability of Ni-rich cathode[J].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2024, 97, 321-331. (IF = 14.0, ESI高被引论文)

[5] Kangyu Zou, Shangchen Xie, Lingjun Li*, et al. Insights into the precursor specific surface area for engineering Co-free Ni-rich cathodes with tailorable propertie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483, 149189. (IF = 13.3, ESI高被引论文)

[6] Lei Tan, Kangyu Zou*, Lingjun Li*, Guoqiang Zou*, et al. A 5 V ultrahigh energy density lithium metal capacitor enabled by the fluorinated electrolyte[J].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4, 71, 103692. (IF = 18.9)

[7] Kangyu Zou, Mingzhu Jiang, Lingjun Li*, et al.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suppressing microcracks by regulating grain size of precursor for high-performance Ni-rich cathode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76, 146793. (IF = 13.3)

[8] Kangyu Zou, Zirui Song, Xiaobo Ji*, et al. Molecularly compensated pre-metallation strategy for metal-ion batteries and capacitors[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1, 60(31): 17070-17079. (IF = 16.1)

[9] Kangyu Zou, Guoqiang Zou*, Xiaobo Ji, et al. Prelithiation/Presodiation techniques for advanced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oncepts, applications, and perspectives[J].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1, 31(5): 2005581. (IF = 18.5)

[10] Kangyu Zou, Guoqiang Zou*, Xiaobo Ji, et al. Insights into enhanced capacitive behavior of carbon cathode for lithium ion capacitors: the coupling of pore size and graphitization engineering[J]. Nano-Micro Letters, 2020, 12: 121. (IF = 23.655, ESI高被引论文)

8联系方式

邮件:ky-zou@csust.edu.cn

办公地址:304am永利集团云塘校区新能源大楼11012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邮编410114

欢迎具有材料,化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加入!

 


上一条:刘子玉 博士 下一条:胡华敏 博士